
【共建“门前三小” 共享“攸美 ”生活】
小桥流水人家——喜见宁家坪镇黄公村上新“门前三小”
作者:李麦秋
忆往昔,穷山僻壤一穷二白,看今朝,绿水青山丰衣足食。这是人们对黄公村今昔对比的缩影。
黄公村是由原中心、公平、桐岭三村合并而成的大村,地处攸县西北边陲X31线途中,东临坪阳庙集市。南与丫江桥镇樟树村一塘之隔,西与大桥紧密相连,北与醴陵明月镇一山为屏。
为了增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、建设美好乡村。积极响应县委、县政府推进“门前三小”和“攸美·幸福屋场”创建号召,黄公村负责人以及相关负责人带领村级两委一班人,为如何适应山沟冲里的振兴树立了样板。
自古以来,中国农民把耕地看得特别珍贵,尤其是山沟村里,良田稀少,农民建造住房只能选择在山湾坡坳的空坪隙地,以大自然的地形为皈依,依山傍水而建,无法像旷野平原那样建成整齐划一的大型村庄。
要在山沟冲里创建“门前三小”场所,选址十分重要,既要民众集中,又要受村民拥戴,乐意资助;既不能占耕地,又要力争造价低廉;既要环境优美,又要热闹非凡。经村相关负责人反复走访,实地勘察,几经磋商,决定建在村南的石基冲上新组三江汇合的古樟之下。
村相关负责人真是慧眼识金,四条硬化大道在此相交,是黄公村通往丫江桥、槚山以及网株公路的必经之途,车辆行人往来频繁,一座石拱桥贯通南北,一座板桥供农用机械出入田园,两桥之间有一株枝繁叶茂的五芯古樟。像一把撑开的天然大伞,千百年来供往来行人和农人们遮阴乘凉避雨,旧时,树下是个“打禾坪”,四周数十亩早稻,人工挑于此处垒堆脱粒。
20世纪80年代初,本组村民皮长生在树下的江面上,搭建了一间平房开商店,夫妇俩常住在此室。老板娘刘女士和蔼贤惠,对往来客人总是笑脸相迎,请坐献茶,冬备炉火暖身,夏有风扇送爽。往返行人,都乐意留步小憩,相聚者聊聊人生、侃侃大山,彼此其乐融融。
古樟下,上游三条江(观下冲、神山塘、下山塘)流入此处汇合,故曰“三江口”。 江下流水潺潺、鱼翔浅底,江边四路相交,四通八达,是上新、观下、双新三个村民组,数百人出行的必经之地。每日傍晚,四周居民遛马路者、皆会从各个屋场不约而同,彼此会会面、聊聊天、吹吹牛,散散心,嘻嘻哈哈乐无穷。
风水学中,水为财,有“财源茂盛达三江”之说。曾有宗教义士说:“此地上有石神观的‘风伯雨师’二位大神护航,下有社观老爷和黄公福主大王保驾,是人杰地灵之境。”古有堪舆师在此勘察断言:此为“五马卧槽”之风水宝地(周围有五座山头伸向此处,象征五匹骏马围槽而卧),自古“骏马配英雄”,五马之地不仅人才辈出科甲多,而且能出“将军”之处。
果然,20世纪初,民国中将、27军军长,24集团军副总司令刘进,就出生此屋场。刘进从小聪明好学,曾从县立中学考入广州黄埔军校,在校加入中国共产党,曾历经抗日战争、驰骋于山西高平、晋城、沁水、河南等战场。在此期间,他委托族人刘拔克、将皇图岭金盆形的“丹陵刘氏公祠”改建成“丹陵初级中学”(攸县二中前身),那时交通不便,他派侍从从湘潭用手推车运送宝元和经典书籍至皇图岭办学。1949年8月3日参加程潜、陈明仁领导的长沙起义。刘进之妹刘展眉,是攸县第一个女共产党员。据《攸县党史》载:1925-1928年期间,刘展眉任攸县妇女部部长,中共湖南省委联络员。
新中国成立后,此三组有五位抗美援朝老兵。其中,吴启瑞(文书)牺牲在上甘岭战场。如今,有20名大学生,12名公职人员。务工者遍布南北大地,家家户户有豪宅豪年,还在诸多城市购买了不少商品房,有人即兴撰联曰:三江汇合财源丰盛滚滚来,五马卧槽人才辈出代代强。
上新“门前三小”场所,原为草滩一片,倒塌的商店房七零八落、支离破碎。村里向上级申报项目后,来实地考察者见之摇头否认。后经黄公村负责人多次向有关部门反复解释说明,终于获准。
项目获准的喜讯传来、当地民众欢欣鼓舞,村组皮胜东当即表达资助五万元,其他在外务工者也不甘落后。村组相关负责人即召开组民大会,出台施工方案。三江草滩用机械打桩墩,江岸砌石方,用钢筋水泥打成整体框架,或铺板或现浇连成大坪,再在坪上建房屋。房前大院用钢筋水泥硬化,与十字公路连成一体,既整修丫江堤,又建造了三百多平方米的活动场所,而且没占用丝毫耕地,场地四周装了不锈钢围栏,安装了健身器材、大理石桌椅板凳,以及健身广场,供人们唱歌跳舞演节目,广场前方是通往了江桥的公路、后方则是绚丽多彩的文化墙。
从动工到竣工,历时五个月。在此期间,黄公村相关负责人经常进行现场指导工作,实地解决建造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和纠纷。
上新门前三小活动场所的建成,是黄公村党委、村委一班人为民办的一件大好事,村民无不为之拍手叫好。 如今,活动场所健身的、跳舞的、唱歌的、聊天的、看书的、玩牌的、下棋的……绎绝不绝,热间非凡。从人们脸上露出的灿烂笑容,看到了黄公村两委全力推动美丽乡村建设,引领山乡村民向着幸福奔跑的美好前景!
责编:周玲
来源:攸县融媒体中心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【2022-3-26成长ABC】高楼小学:红色文化浸润 爱驻最美村小
【2022-2-26成长ABC】以爱筑校 护航成长
【2022-01-08成长ABC】株洲市最美村小之丫江桥仙石小学:用心育人 用情润心
【2021-12-11成长ABC】国培育精英 携手促提升
【2021-11-13成长ABC】攸县话,你会说吗?
【2021-10-30成长ABC】“芙蓉学校”花开攸州 乡村教育再添新军
【2021-10-16成长ABC】风雨中的向阳花
【2021-10-02成长ABC】不惧挫折 坚毅前行
下载APP
分享到